成绩一差,大人骂老师批波谷变波峰。成绩一好,大人夸,同学羨,飘飘然后波峰变波谷,如果孩子感觉满意,就要问问孩子“你打算怎么庆祝,孩子考试成绩落后,家长应该如何应对,正好今天上午,班主任徐老师公布了期末考试成绩,儿子考得超预期,他很兴奋,我却高兴不起来。
1、孩子考试成绩不好,家人该怎么教育?
谢邀。孩子考试成绩落后,家长应该如何应对?正好今天上午,班主任徐老师公布了期末考试成绩,儿子考得超预期,他很兴奋,我却高兴不起来。期末考试结束几天了,孩子们没有了学校的约束,一个个像脱了缰绳的野马撒欢的很,不过,随着考试成绩的陆续公布,一个个似乎又像漏了气的气球高兴不起来。孩子的情绪是一时的,最不淡定的当属各位家长了,
套用一句名言“考得好的都是幸福的,考得不好的各有各的不幸”。这种不幸多半来自父母,记得我小时候,一到考试,学生们就背顺口溜“分分分,学生的命根。”,现在变成了“分分分,父母的命根,”这其中,你可以看到父母的焦虑,看到父母已经成为孩子学习体验替代者。记得今年夏天,我路过某小学时,看到一位妈妈“啪”的一记耳光落在孩子娇嫩的小脸蛋上,接着便听见一顿臭骂:“我每天辛辛苦苦供你上学,你不好好学习,考这个分数,脸都给我丢尽了”现在的大部分家庭都是独生子女,家长对孩子寄予厚望,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有些父母甚至把自己的荣耀或梦想寄托在下一代身上,
出现上面那位妈妈掌掴孩子的现象就不难理解了。似乎在这些家长那里存在着一套理所当然的“混账”逻辑:考好了→成绩好→将来考上好大学→毕业了能找到一份好工作→将来有好前途→父母有面子,考不好,一切都是相反的结果,那么,我们就不能正常地看待孩子的成绩了吗?当然,是可以的。家长在拿到成绩以后,如果孩子考得好,就要想办法让孩子不能骄傲,继续发扬,下次还能再考好;如果孩子考得差了点的学生,家长应该帮助孩子“化腐朽为神奇,化悲伤为动力”,
1.先问问孩子,“你对自己这次考试的成绩满意吗?”而不是劈头盖脸的首先表达我们自己的不满。因为学习是孩子自己的事,应该让孩子体验考试带给他的感受,而不是让他体验考试带给父母的感受。2.如果孩子感觉满意,就要问问孩子“你打算怎么庆祝?”,而不是“我要给你xxx奖励”,因为庆祝是体验到自我满足感后与他人分享快乐,而奖励则意味着我们比孩子更有能力,高高在上地评判孩子,从而抹杀了孩子的自我满足感。
3.如果孩子感觉不满意,家长就要给孩子共情和安慰,“妈妈看得出,你看了成绩后很不开心?”,“很遗憾你这次考得不满意”,千万别再加上唠叨“我就说你平时得多用功多复习,看怎么样,被我说中了吧!”你这是在给孩子本就受伤的心灵补刀,给他的体验雪上加霜。4.不管孩子满意还是不满意,都可以再问问孩子“你觉得跟以前相比是进步了呢,还是退步了?”,而不是拿孩子的成绩跟别的孩子比较,
因为让自己越来越好的是内在的动力,跟自己比能产生幸福感,培养成长型思维,跟别人比则容易产生挫败感,尤其是低年级的孩子考得不好时。5.还可再问问孩子“你觉得可以做什么让下次考试做的更好呢?咱们一起来想想吧,”其实,这一点就是要教会孩子总结的习惯。好,好在哪里?不好,什么地方没做好?该如何做,下次做的更好?相信看到这篇文章后,无论你有没有拿到孩子的成绩单,希望你的内心都能变得平和一些,淡定一些,从容一些,
2、小学期中考试结束,孩子考好考差,作为家长该怎么正确指导?
面对孩子的阶段性成绩时,我曾经是一个很容易喜怒形于色的妈妈。这种性格特点使的我的情绪很容易跟着孩子阶段性成绩的好坏上下起伏波动,具体表现在:孩子一旦考了个好成绩,孩子没飘我自己先飘起来,恨不能跟所有人分享孩子的好成绩,孩子一旦考了个坏成绩,顿时家里就会愁云惨淡,我是茶饭不思,夜不能眠,得持续好几天才能把这种愁绪慢慢消除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