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学校师资力量雄厚,办学条件好,基础设施齐全,管理规范严格。生源是一个学校教学质量的生命线,好学校之所以好,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生源好,如果需要外力督促管理的,那也许是普高的重点班适合你,因为普高会把所有好的师资压向重点班,而上普高的相对基础没有重点学校的好,所以可能会压的比较紧。
1、怎么管理好班级?
没有什么丰富的经验,我主要从班规的制定来谈一些个人理解。通常,班规都是由老师拍板敲定的,许多学生习惯破坏规则,专门做出”考验“班规的行为。导致老师们花费很多时间整顿纪律,可能占用课堂时间达50%左右,企图强制实际规定,惩罚那些破坏班规的孩子,如何必变这种局面或者维持一个良好的班级风貌呢?我觉得在制定班级班规的过程中,不能以班主任为权威敲定,而可以由师生双方协力制定班规。
制定班规这项活动,我们可以利用班队会来进行,利于大家集中参加讨论,这样更有实效性,比如,班队会的时候,直接告诉同学们本次的内容:制定班规,需要大家一起讨论通过造成的制度,以此来约束我们所有重要的行为,为建立良好的班级说说你的意见。这样每个孩子都觉得这么大的事情与我有关,热情高涨,也愿意,乐意加入到其中来,
全员参与的目的就达到。至少让学生明白,班规的制度不是老师用自己的权力来强制要求的,而是所有孩子的参与决策,所以孩子们最后都感觉自己的意见被重视了,由些而通过的班规也会自觉自愿的去遵守或者接受惩罚,剩下的就由学生来参与讨论和组织中.....为什么班规的制定需要专门用班队会或者叫做制定会来表成呢?我觉得可以达到以下的效果:1、因为是学生参与制定的,所以他们会自觉遵守秩序了。
2、参与过程中,激发了孩子的热情和创新思维能力,都会开动脑筋积极思考,3、学会了换位思考,懂得了尊重老师,老师也有需求,不是老师简简单单对你们有要求,同时你们也可以对老师提出自己的要求。4、所做的规定更符合孩子们的实际情况,比老师在办公室凭空制定出来的要求质量更高,避免有些规定造成一部分孩子不愿意或者不乐意接受的情况,
5、班规的执行不再是老师来强制执行了,而是由参与者履行自己的责任,自觉执行。6、相当于给予了一次生动的民主课,向学生展示制定规则是何等困难,要考虑方方页面,班规制定好了,自己参与了,也会得到很大的回报,总之,班规的制定要民主参与,全体参与,这样一套符合所有孩子利益的规矩就这样形成了,更利于以后对班级的管理,效果肯定是显著的,也是成功的。
2、你们怎么看待学校里的重点班?
我的高中有重点班,分班流程是这样的,按照中考的分数,取前54名进入了大实验。再到高二的时候分文理,我选理科时,理科前100名分两个班儿,一个班50个人,文科的前50名为文科大实验,剩下的100人分两个班儿是文科小实验。
理科的100名到200名之间分两个理科小实验,其余的全为重点班,以大约50个人为一个班儿来划分。艺术班是一个不动的班,高二分两个理科大实验的目的就是因为高一没有分文理的时候,一个大实验班儿没有占住全级部前50名的位置。为了让更多更好的同学进入实验班,也为了让两个班有竞争,所以分两个理科大实验,两个理科小实验,
教师分配。两个理科大实验,一个文科大实验,两个理科小实验,一个文科小实验,这些班级的老师都不相同,也就是说这些班的老师只教其中的一个班,然后我的语文老师教我们班和文科大实验。数学老师只教我们班,英语老师教我们班,物理老师只教我们班。化学老师教一个普通班和我们班,生物老师教普通班和我们班。之所以给实验班给每个班一套老师,是因为要两个班产生一种竞争,也没有偏心关系,
然后给大实验的老师都是最有经验的老师,就是有多年教学经验。带学生,特别是实验班,或者说带毕业班都非常的有经验,不仅能给学生知识上的辅导讲解,经验上的传授,而且还能关注学生的这个心理状况,对调节学生靠前压力有很大的帮助,当然,六个老师可能各有特色,有的老师给你加压,有给你鼓劲儿的,有帮你这个心理疏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