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5、接口列表接口列表是接口文档的主要内容,这部分内容需要列出所有的接口名称、接口地址、接口的请求方式、接口的请求参数以及响应格式。接口概述接口概述主要说明本接口文档涉及到的业务功能点,面向的阅读对象以及接口文档主要包括哪些业务的接口,可以让读者有一个直观的认识。
1、如何做一个api接口?
我们知道API其实就是应用程序编程接口,可以把它理解为是一种通道,用来和不同软件系统间进行通信,本质上它是预先定义的函数。API有很多种形式,最为常见的就是以HTTP协议来提供服务(如:RESTful),只要符合规范就可正常使用,现在各类企业在信息化这块都会用到第三方提供的API,也会提供API给第三方调用,因此设计API也是需要慎重的。
具体该如何开发设计一个良好的API接口呢?明确功能在设计之初就需要将API详细功能整理出来,按业务功能点或模块来划分,明确此API需要提供哪些功能,代码逻辑清晰保持代码整洁性,增加必要的注释,接口确保功能单一,如果一个接口需要复杂的业务逻辑,建议拆分成多个接口或者将功能独立封装成公共方法,避免接口里代码过多,不利于后期人员维护和后期迭代。
必要的安全校验机制目前Web应用很容易遭遇数据窃取、篡改、非法提交、重复请求等安全问题,API的安全校验机制是必不可少的,常用解决方案就是采用数字签名形式,将每个HTTP请求都加上签名,服务器端校验签名合法性来保证请求是否合法。日志记录为便于及时定位问题,日志是必不可少的,降低耦合度一个良好的API应该是越简单越好,如果API间业务耦合度过高很容易因某块代码异常导致相关API的不可用,尽可能避免API间的复杂调用关系。
返回有意义的状态码API返回数据中要携带状态码数据,比如200代表请求正常,500代表服务器内部错误等,返回通用的状态码有利于问题定位,比如可参考以下状态码:开发文档既然API是提供给第三方或内部使用的,那开发文档是必不可少的,否则他人不知道如何调用。一个良好的API开发文档应包含以下元素:1、当前API架构模式讲解、开发工具及版本、系统依懒等环境信息;2、当前API提供哪些功能;3、API模块间的依懒关系;4、调用规则、注意事项;5、部署注意事项等,
一个好的API必然是易使用,易看懂,易扩展,难误用,安全性高,功能强大的API。要做到上面几点并不容易,但是我们应当遵从上述原则结合业务本身合理的划分设计API,以上就是我的观点,对于这个问题大家是怎么看待的呢?欢迎在下方评论区交流~我是科技领域创作者,十年互联网从业经验,欢迎关注我了解更多科技知识!。
2、前后端同时开发怎么定义接口?
前后端同时开发怎么定义接口?一般有两种方式,1、为每个逻辑都定义单独接口(适用于对外接口,专口专用不出错)2、定义一个通用接口,通过参数中的id区分业务逻辑函数(适用于公司内部项目,一口多用方便灵活)我的做法是先画一个前端和后端交互的时序图,把前后端之间的通讯逻辑理清楚,然后根据具体每一步的执行顺序逻辑去定义接口,如下图是用户登录系统的时序图,图中,app和后台之间有两个箭头,由此我们可以知道,前端app和后端服务器之间两个接口:1、发送请求2、返回登录结果登录系统是最长用的也是最基础的系统,虽然简单却也涵盖了前端和后端交互的基本原理,另外图中还标明了,客户端的页面验证逻辑,和服务端的数据库请求逻辑,
3、如何写好API接口文档?
日常项目开发的过程中,接口文档是必不可少的。后端工程师与前端工程师之间需要接口文档来定义数据传输协议、系统对外暴露接口需要文档来说明、系统之间相互调用需要文档来记录接口协议等等,对于一个完整的项目,接口文档是至关重要的,那我们如何写好一份接口文档呢?今天就让我们说一说接口文档几个重要的要素,1、接口概述接口概述主要说明本接口文档涉及到的业务功能点,面向的阅读对象以及接口文档主要包括哪些业务的接口,可以让读者有一个直观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