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数职场中的70后、80后的管理人员抱怨90后的员工难管理,尤其指出他们太自我。作为一名从事管理工作的“90后”,分享一下关于如何管理90后的观点,对于90后和00后员工,要更强调参与式沟通和互相理解的重要性,主要包括,没有“差劲的90后”,只有不懂“管理”的管理者。
1、60后70后80后的老领导,如何管理90后的小员工?
你好!大多数职场中的70后、80后的管理人员抱怨90后的员工难管理,尤其指出他们太自我。其实,之所以看不惯他们的各种行为,实际上是因为我们80后太没有了自我,想一想,90后人群,他们是啥家庭?典型的非常“6 1”啊!怎么理解呢?“6”指的是父母、爷爷和奶奶、姥姥和姥爷,“1”指的就是90后小鲜肉。6个老人围着1个孩子转,在这种成长环境下,他们从小就养成了表达自己的个人意愿的习惯,你们6个人谁对我不好,我就不跟谁好,
习惯一旦养成,到了职场中,他们仍然是这样。而80后,大多数都有自己的兄弟姐妹,为了得到长辈们更多的认可和宠爱,他们学会了察言观色,学会了委屈自己,把自己的个人意愿隐藏起来,也学会了照顾别人的情绪,渐渐地,自我的概念被弱化了,所以,当他们用以往70后领导管理自己的方式去管理90后下属时,必然是会受挫的!对于90后的管理,胡萝卜加打棒,画饼那些传统套路已经过时了。
在他们眼里,所谓的allin,就是“我喜欢,才努力”,这个法则完全针对90后招聘,在招90后的时候一定要意识到他喜不喜欢会是他未来离不离职的一个重要原因,我几乎没有看到90后因为自己不喜欢把一个事还干得特漂亮的,80后属于顺从的,我不喜欢我也干,为了钱。90后不为钱,不喜欢就不干了,所以这一代里面兴趣决定喜欢,
这是之前网上发布的一个数据,一个职业调查网站发布的数据,90后在职业里面,第一个是符合个人兴趣爱好,这个跟80后完全反,80后的兴趣爱好绝对不是第一的,基本上是福利待遇排名、职业发展空间前一前二,但现在90后是个人兴趣爱好占第一,第二才是福利待遇,第三才是稳定工作环境,第四才是上升空间。他的上级跟他一个岁数他根本不介意,作为80后来说就业的时候最讨厌的一件事情就是我上级跟我同龄,等20年都还不退休,我怎么混,而且尤其是国企,基本上如果有去国企工作的,一般第一个问题就是,你上级多少岁,50岁,太棒了,很有前途,一听30岁,赶紧换工作,你没有办法你就只能等上升空间,年纪太轻就得等退休,
但是90后根本不注意,93年管95年的,他一点都不在意,可以啊,反正比我懂得多就可以了,他自己都不知道他在公司待多久,他哪管什么上升空间,我先把我自己留下来了,先把东西学了,我还管什么晋升,还管什么当合伙人,这都不重要,对他们来讲当合伙人还不如送他们一部手机。所以符合个人兴趣爱好是他们第一个要找的,以上,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如果觉得这个回答不错,就给我点个赞吧,-作者-冯银川,85后,央企物流总监,天津大学MBA,马拉松跑者。专注于物流和个人成长,关注我,我们一起成长!我每周会在自己的头条号——《物流者说》上更新至少2篇文章;每天会在问答上回答至少2个物流或者个人成长方面的问题。有空的时候可以去我的主页逛逛,希望能帮到你!,
2、从如何与90后相处到如何管理00后,天平不断的向他们倾斜,这样好吗?
1.尊重个体,遵守规则如何平衡通用管理准则与员工个性?无论组织还是管理者都需要做到尊重个体、遵守规则。前者是个性化的、差异性的体验,后者是通用性的、普适性的选择,其中,遵守规则是前提,尊重个体是必然结果;遵守规则是基础,尊重个体则是上层建筑。具体而言,组织和管理者对待员工必须一视同仁,在管理要求上没有本质差别,但在管理的方式方法上则可以因人而异、因地制宜,
在这一方面,很多传统的,针对70后、80后员工的管理方法同样适用于90后和00后员工,如对员工的关注、关怀和关心,但同时要更进一步强调管理的统一性和一致性,主要包括:当面表扬,私下批评(表扬和批评针对新世代员工更需要“公私分明”);以身作则,行为示范(不开“空头支票”);关注领导,关心基层。2.交流差异,不越法律如何满足普适法律要求与员工需求?这一点实质是尊重个体、遵守规则的衍生和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