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从现代中医药大学的教材入手,可以看看《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中医内科学》,《针灸学》,《中医外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等等。如果是自己学,建议从《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焦树德用药心得十讲》《中医方剂学》《中医内科学》《中医妇科学》《针灸学》开始。
1、想学中医,零基础能学吗?怎么学?
零基础,当然可以学,任何一门学问、技术不都是从零开始的吗?但是,中医难学是真的,因为它包罗万象,知识面太广了。天文地理、阴阳哲学、经络穴位、医理医药,这些东西想吃透,得下苦功夫,所以,如果要学中医,首先得耐得住寂寞,因为中医是枯燥的,就跟古代考秀才背四书五经一样,能耐得住寂寞,才能钻得进去。其次,要有古文基础,中医的经典大多成书于古代,如果你不懂古汉语,很难理解其中的意思,还怎么学呢?再就是,现代思维和古人的思维也是有差别的,如果你用现代的思维,去理解古人的话,就可能出现偏差,
比如,中医的五脏六腑,和现代医学里的肉质器官,是有很大差距的。最后,就是学习的方法和路径了,最好有师傅带,经验丰富的师傅,让你快速入门,告诉你在哪儿下功夫,要避过哪些坑。如果是自己学,建议从《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焦树德用药心得十讲》《中医方剂学》《中医内科学》《中医妇科学》《针灸学》开始,然后,再吃透中医经典:《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温病条辨》《金匮要略》。
有了一定的基础后,就要开始实践了,从给自己、给家人简单开始,积累经验,总的来说,中医,就像一颗参天古树,有主干、有分支、有叶、有花、有果实,树上还有寄生的植物。汗牛充栋的书籍是大树的枝叶,伤寒论、黄帝内经是大树的枝干,阴阳五行、天地人等自然万物变化规律就是大树的树根,树根不能脱离土壤、否则难以长出参天蔽日树冠;枝叶不能脱离自然轮回、否则难以演化出翠绿枯黄的自然之理。
2、零基础怎么学中医?
答:零基础是可以学好中医的1、首先有一点了必须要承认就是学习中医需要一个人的“悟性”非常好,如果这个“悟性”非常好,那么即使是零基础学起来也很快,临床效果也不一定比科班的差。如果没有“悟性”其实还是建议不要去学习中医2、中医其实一门自然学科,来源于自然来源于生活,比如中医的阴阳分别对应了自然界的白天和晚上,中医的五行:木火土金水,分别对应了人体脏器的肝心脾肺肾,
所以学好中医首先需要理解自然的规律,会生活才行。3、中医来源于民间,发展也当然在于民间了,一个零基础的小白想踏踏实实的学号中医首先还是要回到民间去,4、跟诊是最直接和有效的提升中医水平的,跟诊中可以解除大量的病患,可以见到各种药物,见到不同的处方,见到各种神奇的中医疗法。学习方法和技巧1、小白首先建议学习中医基础理论,了解抽象的阴阳和五行学说,逐步在脑海中形成印象,
3、中医可以自学吗?要从什么地方开始着手?
中医是可以自学的。历代的中医大家之中也不乏自学成才之人!比如徐灵胎、黄元御、傅青主、岳美中、蒲辅周等等,学习中医的方法因人而异,可以直接从中医的经典入手,也可以从现代中医药大学的教材入手再研读中医经典也可以,殊途同归!如果从中医经典入手,中医的四大经典《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路》和《温病条辨》要多看多背烂熟于胸!要做到张口既来!中医一些基础的著作比如《药性赋》、《汤头歌诀》、《药性歌括四百味》、《濒湖脉学》、《医学三字经》、《四诊心法要诀》,能够背完这些基础的东西,就打好了学习中医的基础,这些对于一个中医医生来说是必须要背的!刚开始背的时候也许会枯燥无味,但是要坚持,以后临床之后就会发现这些基础的东西很有用!之后可以看一些医案,我个人比较喜欢看医学全书,《汪昂医学全书》,《徐灵胎医学全书》,《黄元御医学全书》,《陈士铎医学全书》,《张景岳医学全书》,《叶天士医学全书》等等,《医学衷中参西录》,《针灸大成》,《针灸甲乙经》,《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医宗金鉴》这些不可不读也!如果从现代中医药大学的教材入手,可以看看《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中医内科学》,《针灸学》,《中医外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