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英语的学习扩充到学校外,日常生活中,真正使英语成为一个交流工具,这才是英语之路。绝大多数的学校都选择用英语作为考试科目,当然要把英语作为谋生的手段的学生,比如笔译、口译、教书的人,更应该学习英语,不要用英语来衡量学生的学习水平,而是把英语作为一个基本要求,让学生把基础打好,为学生的深造创造有利的条件。
1、学校为什么不把俄语成为必修课,而是英语呢?
首先高考里面必修的不是教英语,而是叫外语。考生除了选择英语作为考试科目以外,还可以选择俄语,法语,德语,日语等小语种进行考试,不过绝大多数的学校都选择用英语作为考试科目。因为英语是全球通用语言,是真正的世界语言,全世界的交流都以英语作为首选,所以很自然的英语就会被选择为我们国家的主流外语,在冷战时期,中国的外语实际上是俄语。
当时世界被划分为资本主义阵营和社会主义阵营,社会主义阵营主要学习的就是俄语,因为马列主义的代表是苏联,随着中苏关系的恶化以及中美关系的正常化,中国选择了英语作为俄语的代替。绝大多数的学校都选择了英语作为考试科目,但是还是有极少数的学校是有保留俄语的,国家每年也有为高考俄语出卷,只不过在整个社会主流学英语的这种情况下,其他各个语种的教学资源都会变得非常的稀缺而昂贵。
2、英语作为必修课,所有学生学习英语,是否真的有必要?
个人认为,有必要,因为现在是一个开放的世界,你出生在中国,也有可能,某天有钱了,去国外旅游,了解一些基本的英语知识,对自己的生活有益,不致于到国外就像聋子、哑巴,什么单词都不认识,什么英语都听不懂。英语是一门工具学科,掌握一项新技能,并不会导致技多压身,当然要把英语作为谋生的手段的学生,比如笔译、口译、教书的人,更应该学习英语。
3、为什么英语会成为中国学生的必修课?
为了更好地走向世界!当今世界,英语是通用语言,不会英语自然就无法与更多的人交流,也就无法走向世界,而且,世界上的先进技术都掌握在西方国家手中,为了学习和掌握这些先进技术,我们也需要学习英语。开放的中国需要世界,更需要把中国的很多好东西推广到世界上去,而如果不会英语仅靠别人翻译,显然不能够很好的交流,也很可能会被利用,
4、英语为什么会成为小学义务教育的必修课?有多少人觉得有必要呢?
个人认为英语要学,也认同设为必修课。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在开放的社会里,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要向先进国家学习,有必要学英语,1.英语是一个很有用的交流工具,并不限于听说。试想;我们坐在电脑前,面对互联网,有的人尽管学得“哑巴一个”,同样可以使用英语文字,十分快意同世界各地的朋友交流,而且通过英语能更多地了解到国外的政治经济文化时事等等,
2.如果我们作为老师能够精通行业英语,就可以及时地了解国际教育的动态,关注和学习世界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和方法,这样就不止是提高我们个人的教学水平,还会使我们的下一代受益非浅,还会给我们的民族带来福祉。但学要有度,因为要发展,要进步,我们学英语。学多少合适呢?一个国家的进步和发展毕竟不能靠全民学外语,作为一名工作在第一线的教师,看到太多教育部门压的紧,学生学得辛苦,时间财力物力都浪费了也没取得太大突破的例子,我觉得英语学习需要几方面的观念转变:1.把英语学习的难度放低一点,小学阶段听说为主,利用丰富有趣的教学方法,激发孩子学习英语的兴趣,鼓励孩子多说多输出,引导孩子接触更多的绘本,能够自主地阅读,让学生在学习之后,真正能够使用才是。
而不是从中年级开始就大量接触语法知识,平时以语法训练为主,轻视学生的听说,减低学生的学习兴趣,把学习的最终目的引向考试!2.把英语的学习扩充到学校外,日常生活中,真正使英语成为一个交流工具,这才是英语之路,像今天这样,学生将很大一部分时间用在英语学习上,除去学会在课堂上、作业中、考试时使用以外,其他时候就不见了踪影,肯定是不科学,也是不可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