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语言培训 > 经验 > 怎么正确对待中药的毒性简答题,如何正确认识中药的肾毒性

怎么正确对待中药的毒性简答题,如何正确认识中药的肾毒性

来源:整理 时间:2023-03-17 20:56:47 编辑:技能培训 手机版

中药的肾毒性是不是确实存在的呢。熟悉中药药物毒性是用药安全必须注意的问题,不同中药毒性大小和毒性发作剂量有所不同,毒发症状也有区别,从这个原则分析,中药的肾毒性大多属于不该冒的风险,绝大多数中药目前对任何疾病都没有确凿的有效证据,显然,不难看出蟾酥的有效成分也是毒性成分,并不是要抛弃有毒的中药,我们可以通过炮制来减少蟾酥的毒性。

1、怎么理解中药的毒副作用?

怎么理解中药的毒副作用

大的说法是:是药三分毒,以药的偏性调节人体的阴阳的偏盛。细分可看到,生川草乌.马钱子,生半夏,生天南星等等运用不当可让人毙命,生首乌,关木通,雷公藤,秋水仙,山海棠等等运用不当又会严重伤害肝肾。既然已知运用何惧?但要让西医又懂又不用争论的是风寒,风热,流行感冒等上呼吸道病中医药强于西医;病毒性肠胃炎中医能识此病的只要一付十几元的中药即可痊愈而西医束手无策,细菌性的肠胃炎中西医各有千秋,

2、如何消除中药的毒性?

如何消除中药的毒性

俗话说:是药三分毒。熟悉中药药物毒性是用药安全必须注意的问题,不同中药毒性大小和毒性发作剂量有所不同,毒发症状也有区别,有的导致身体不适,有的导致身体残疾、有的危及生命。所以,具有毒性的中药药物性味下都标明“有毒”、“大毒”、“小毒”等内容来提醒人们在使用过程要注意,我国中医中药发展了几千年,历代中医、中药学者通过临床使用、科学研究积累了大量毒性药材处理和使用经验。

对症下药,使用得当(包括剂量)一说毒性药材给人的感觉就是对人体有害的,其实不然,我们使用中药讲求对症用药,用对症、选对药、用对量可能药到病除;在应用毒药时要针对体质的强弱、疾病部位的深浅,恰当选择药物并确定剂量,中病即止,不可过服,以防止过量和蓄积中毒,如果不对症、选错药,不仅不能治病,而且会使病情加重或引起其他危害;如砒霜、胆矾、斑蝥、马钱子、附子、乌头等毒性较大的药物,用量过大或时间过长可导致中毒;但要是使用得当,就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如用雄黄治疗疔疮恶肿;大枫子治恶疮麻风;斑蝥治癌肿癥瘕;砒霜治瘰疠痔漏等等,炮制得当药物炮制是我国医药学的一个重要环节,炮制的目的有很多,其中一项便是降低或清除毒性:如大戟醋煮、斑螯米炒,能大大地降低毒性;吴茱萸甘草水浸,苍耳子炒黄,可消除毒性;生川乌性温有毒,口尝有麻辣味,经过煮制,消除了麻辣味,减低了毒性。

严格毒药的炮制工艺,以降低毒性,毒性药材的炮制工艺来不得半点马虎,现在对于有毒性的药材,在质量标准中都有一项毒性成分限量检测。配伍得当通过中药间的相畏、相杀,降低或消除药材的毒性或副作用,即一种药物的毒性反应或副作用,能被另一种药物减轻或消除,如生姜能减轻或消除生半夏和生南星的毒性或副作用,不同时使用合用能产生剧烈毒副作用的中药,如甘遂与甘草同用,乌头与瓜蒌同用而致中毒。

谨记服用注意事项服用中药期间饮食禁忌要服从;煎煮工艺、给药方式得当有的中药煎煮时间越长,毒性越小,如乌头、附子久煎减毒;有的煎煮时间越长毒性反而越大,如广豆根,随着煎煮时间延长,毒性会增加,外用的不口服,能口服的不注射;有的需趁热喝,有的需放冷喝;识别药材伪品、代用品购买药材要到合法渠道购买,不使用来源不明的药材,因为有些药材正品无毒或毒性小,而伪品或代用品却毒性很大。

3、如何正确认识中药的肾毒性?

要正确认识中药肾毒性,先要了解药物的效果和不良反应之间是如何权衡的,确实,现代医学的药物,也就是西药也有很多肾毒性,随便能举出来的比如抗生素、抗肿瘤药、抗艾滋病药、降糖药等等。但对于病人来说,毒性和效果有时候就得权衡,假如不用药病死率比不用药高,用药可以改善乃至治愈相当部分病人,而不用药病人就可能状况恶化,早死或者致残,生活质量下降,那么冒不良反应的风险就是值得的。

相反如果一种药效果不明确,适应症不明确,纯粹是为了开药的人盈利,而对病人没什么好处,哪怕有一点点不良反应也是不能接受的,此外,如果所治疗的疾病和症状不致命,但不良反应却有可能致命,哪怕只有很少一部分,也是不能用的,比如治疗消化不良的有些药物存在心脏风险,就被强制退市了。从这个原则分析,中药的肾毒性大多属于不该冒的风险,绝大多数中药目前对任何疾病都没有确凿的有效证据。


文章TAG:毒性中药简答题怎么正确对待中药的毒性简答题

最近更新

语言培训排行榜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