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水栓塞的发病率非常低,低到目前对羊水栓塞的研究还非常有限,医生抢救经验也有限。羊水栓塞那么危险,为什么还要生孩子,在对羊水栓塞诊断的病例中,发现,后来经过检查,明确产妇因羊水栓塞死亡,羊水栓塞是指在围产期,羊水进入血循环,进而发生呼吸衰竭、肾衰竭等危及,孕产妇生命安全的严重并发症。
1、血液沾到羊水就会羊水栓塞吗?
羊水栓塞是产科急症,从统计学角度看,发病率低,但是死亡率高。羊水栓塞如何发生的?胎儿在母体内生长是有着自己单独的一个空间——羊膜腔内,其间覆盖羊水,胎儿则是一直浸泡在羊水之中。和母体之间通过脐带和胎盘进行血氧交换吸取母体营养逐渐长大,胎儿在宫内发育过程中会喝进去羊水,他的身体会因为新陈代谢而脱落一些角化上皮、毳毛,胎儿还会有胎粪排入羊水之中,胎儿体表的胎脂也会落入羊水之内。
在分娩发动之后,由于一些原因——诸如宫缩过强(羊膜腔内压力过高)、胎膜破裂、宫颈部位或者子宫体部有开放性损伤(血管破裂),羊水由破裂的血管进入血液循环;羊水中含有的有形成分————角化上皮、毳毛(胎儿体表的体毛)、胎脂、胎粪等随着血液循环进入到母亲身体之内,发生肺栓塞、过敏性休克、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肾衰竭等一系列母亲身体病理学改变的严重的分娩并发症,
因此,发生羊水栓塞是因为羊水通过生产时损伤的血管进入到了母亲的血液循环之中。不是血液沾到羊水,而是羊水进入到了本不可能进去的母体的血液循环之中,除了足月分娩之外,还有其他情况也可能会发生羊水栓塞。在对羊水栓塞诊断的病例中,发现:高龄初产妇和多产妇(比较容易发生子宫损伤的人群)、自发或者人为导致的宫缩过强(缩宫素使用不当等)、急产、胎膜早破、前置胎盘、胎盘早剥、子宫不完全破裂、剖宫产术等均可能诱发羊水栓塞,
还有极少数的病例发生在羊膜腔穿刺术中、外伤时或者羊膜腔灌注时。羊水栓塞在临床上有哪些表现?分为两种:1、典型羊水栓塞:突然地血压下降(血压与失血量不符合,大出血也可能会引起血压的急剧变化)、组织缺氧和消耗性凝血病三个特征,临床表现为:分娩过程中,破膜后,产妇突发寒战、呛咳、气急、烦躁不安等前驱症状;继而出现呼吸困难、发绀、抽搐、昏迷、血压急骤下降、心率加快、肺部湿罗音。
病情严重的产妇,仅表现为打了个哈欠或者惊叫一声之后呼吸心跳骤停,根本来不及抢救,数分钟内发生死亡,还有的产妇会表现为以子宫出血为主的全身性出血,因羊水进入血液之后出现的产妇凝血功能障碍。还有一种就是急性肾衰的表现,此时全身器官组织都已经收到程度不同的损伤。2、不典型羊水栓塞这种产妇通常病情进展缓慢、症状隐匿,不容易发现,
直到数小时后才会出现大量阴道出血,无血凝块(产妇凝血功能障碍)、伤口渗血;很快出现休克。羊水栓塞是产科死亡率很高的分娩并发症,我见过一个产妇在分娩时突然休克,原因不明,医院紧急进入ICU急救,最终也是强差人意——大人孩子都没保住。后来经过检查,明确产妇因羊水栓塞死亡,家属一度怀疑与医院的不规范操作相关,如果检查结果确诊是羊水栓塞,那么大概率就是分娩中的意外情况了。
2、羊水栓塞为什么这么可怕?
谢邀~其实我挺不喜欢江湖传闻的方式来进行科普,但是既然提到羊水栓塞这个问题,还是想和大家聊几句,这几年新闻闹得沸沸扬扬,把羊水栓塞推到了风口浪尖的位置,许多备孕女性听到羊水栓塞马上色变,大家意识到分娩的风险是好事,可是因此而畏惧生育却大可不必。羊水栓塞是指在围产期,羊水进入血循环,进而发生呼吸衰竭、肾衰竭等危及,孕产妇生命安全的严重并发症,
1.羊水栓塞的发病率非常低,低到目前对羊水栓塞的研究还非常有限,医生抢救经验也有限。坐飞机可能发生空难,但是不可能因为可能发生空难就拒绝飞行,2.羊水栓塞即使发生,死亡率也并非百分之百,经过积极抢救还是有可能生还,我也不希望产妇或者家属听到“羊水栓塞”在这个词的时候,马上放弃抢救,3.其实相比羊水栓塞,更可能导致孕产妇死亡的,还是产后出血。